“惊蛰”,天气渐暖,春雷初响,冬眠的蛰虫、蛰兽被惊醒。春耕始,万物长,一切生机勃勃。在这一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快速上升,惊蛰节气的养生要根据自然气候规律和现象,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精神、起居、饮食的调养。
有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凤头百灵)唱山歌”,“惊蛰地气通”等。养生保健专家介绍,惊蛰节气前后的养生保健,通好“地气”是很有讲究的。
对于地气的说法,主要有三种解释。其一是指饮食五谷之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什么是“嗌”呢?清代着名喉科医家袁仁贤在其所着的《喉科金钥全书》卷上中记载:“嗌者,口内总机关,统咽喉言也。”据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杨明介绍,初春惊蛰时节的咽喉类疾病有上升趋势,不少人会有咽喉肿痛、嗓子燥痒、吞咽有异物感的症状,加上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口喉不适”症状高发。咽喉疾患成了这段时间“办公病”的主角。这类患者不妨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饮用下面两款中药茶饮,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桔梗菊花茶】
茶料:胖大海、甘草、桔梗、金银花、菊花。
食效:清咽利喉、止咳化痰。
适宜人群:急、慢性咽炎患者及咽部不适者。
【玉蝴蝶茶】
茶料:胖大海、玉蝴蝶(木蝴蝶)、甜叶菊。
食效:清咽利喉、清肝明目。
适宜人群:咽部不适者,经常感觉眼干咽燥的上班族。
泡茶要把握药味、用量及服法
一般而言,泡茶选单味中药最好,因治疗或病情等的需要,可以配方使用,但选药最多4~5味,药味太多则失去泡茶意义。泡茶中药的用量因药和用途而异,一般而言,鲜品药用量宜大,干品宜小;养生保健时用量宜小,治病疗疾时量宜大。比如陈皮,鲜品可用至12~20克,干皮6~10克即可;白茅根作为清火保健药,每次用10克,而治疗血热引起的出血证则需30~50克。此外,饮用药茶,多主张温服、频饮不拘次,每日一剂。特殊情况可灵活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