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财经3月29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报道,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的节目关注到有关食品安全的问题是频频的出现,国家质检总局公布进口食品的黑名单新西兰恒天然的脱脂乳粉包装不合格,日本四个批次的拌饭料砷超标。另外最新发布的2014中国食品安全报告显示,进口食品当中有两成是带菌的,还有据调查像养乐多、味全、等低温乳酸菌饮料随意码放批发市场,这些本来就应该被冷藏的饮品就直接的常温的摆放了。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赵萍女士,以及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的胡钢律师对此话题评论。
经济之声:北京市食药监局上周通报七种下架的食品名单,有两个批次的花生米检出了氧化值超标,表明产品已经开始变质了。这应该是保质期过了,还是怎么着。还有重庆的欣泰发食品有限公司的重庆怪味胡豆,酸价超标2倍多,其他还有一些像蜂蜜、还有酒什么的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是一个生产商就从源头来说生产商就有问题,还是食品监管上有漏洞呢?
赵萍:这可能更多的要一事一议,并不是说出了问题都一概说我们的法律问题,标准问题,也不能都说是企业道德的问题。但是总体上来看,我们国家的法律体系不健全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然后还有就是标准滞后。比如,目前我们国家关于食品质量安全可能主要还是食品卫生法、食品安全法这两个基本的法律。除了这两个基本法律,对于很多具体的商品,我们很少会有法律去规范,就是我们的法律很少会细致到某一个行业或某类产品。
而像发达国家对于很多产品都有专门的法律,比如像美国有联邦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还有联邦肉类检查法、还有禽产品检查法等等。所以对于很多商品有专门的法律之后,对于这些生产企业来说更容易对号入座。有具体法律之后,它会管的更加具体。另外一个就是标准方面,我们国家最近这些年出台了很多标准,比如说国标、行标各自都有一千多个。实际上这些标准的种类和各国比起来我们相当于发达国家一般的标准数量的1/4,1/5这样一个水平。所以,从规范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强制性的法律还是强制性的食品的安全标准,我们在数量方面都相对的比较有限,这也就导致了有一定的漏洞。
经济之声:胡律师,您从法律专业的角度给我们说说食品安全到底是立法为先呢?还是什么别的?
胡钢:刚才赵女士说的特别好,四中全会专门提到了16个字,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这么16个字的方针。首先,食品安全有关的立法方面要科学立法。2008年特别是所谓三鹿事件以后,我们国家把食品卫生法改成食品安全法。而且把原来的类似于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分段监管模式统一成一体化的食品、药品监管的体系。从立法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变化,这也是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成熟的先进的经验。除了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制定了行政法规,部委制定了部委规章,或者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等等。这些相应的法律效率的层级显然要比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的效率层级要低一些,这就有可能使它们的贯彻的力度削减。如果存在行政部门或者地方立法,有可能会考虑到部门利益或者地方利益。使相关的立法质量或者一种普世性受到某种的削弱。
当然,未来还有很多的比如说怎么叫严格执法、严格的按照已有法律的规定去做执法工作,这方面实际上也是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而公正司法方面,有关食品安全最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315之前,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一个关于食品安全相关案件审理的司法解释。其中一个亮点就是如果涉及到食品的,明知是知假买假也可以把它认定为消费者,完全的是在现有权益保护法的重大突破。另外,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界定消费是为了生活需要进行的消费才叫做消费者。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公正司法也有很大的一个推进。第四点就是全民守法,这不仅包括消费者还包括企业,还包括行业协会包括消费者协会包括媒体都要共同的守法。这种共同守法发挥各自不同的职能和发挥各自的优势,如果我们把这16个字做好了,各方面的合力都给充分的发挥起来,我相信中国的食品安全形势会越来越好。
经济之声:我们来看一下最新的时候,看到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的管理水平也在逐步的提高,最新发布了一个2014年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显示,截止到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系统风险下行趋势较为明显,虽然近年来我国发生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但是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基本面总体是稳定的和正面的以及向好的。这份报告指出国内消费者对于食品质量的申诉集中在食品保质期内变质、饮料内有异物,乳品质量问题,食品添加剂不合格,生产时期标注不明,肉制品明实不符等等问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进口食品不合格的批次和数量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赵女士您对这份报告的结果持什么样的观点?
赵萍:这个报告还是比较客观反应了中国当前食品质量安全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对进口食品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一个正面的引导。因为很多消费者对于进口食品有一些误解,就是盲目的认为这些食品就是高于国内的。但实际上我们国家去年在进口食品环节退用或者销毁的不合格食品就有3500多批次有2.4万多吨,另外对44种高风险的食品在口岸上就实行严格监管发出预警就有100多次。消费者不了解这些信息所以就会产生消费的误区,经常发布这样的报告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还是非常有用的。
另外,从法律上来说,进口食品安全风险发生率比较高,主要还是因为我们国家进口的规模在不断上升,进口商品的品类所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因此发生的食品安全的概率上升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这个报告也说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难以彻底摆脱这个问题的。因此,随着食品的进口数量和品类的增加,全球共治很多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来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