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不少国际知名品牌食品企业被曝采取双重标准。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昨日报道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国际知名品牌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引起代表和委员的关注。
洋品牌服务被“捧高”
2012年以来一些国际知名食品(餐饮)企业爆发众多食品安全事件。3月,麦当劳北京一家餐厅被曝光修改产品保质期,使用过期原料;12月,肯德基被曝光使用未经检验、被喂食了多种抗生素甚至是激素的白羽鸡做原料。今年1月,新西兰牛奶及奶制品被检出含有低含量的有毒物质双氰胺。
全国人大代表、盐城市疾控中心主任沈进进:一些国际知名企业进入中国后,对中国消费者采取了食品安全双重标准。究其原因,一是我国消费者盲目追捧。二是中国在许多产品安全检测上面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包括施行的标准和检测方法等方面都比较粗放,缺乏更精细的评判。三是监管部门过于迷信洋品牌,甚至以一些仰视的姿态,给予其超国民的待遇,放松对产品的监管。
监管部门执法需“同步”
去年12月,肯德基爆发速生鸡事件。事实上,在由白羽鸡到鸡肉制品再到肯德基鸡肉产品的过程中,要先后经历养殖场自检、执法部门抽检、屠宰加工厂检验、出厂检验检疫、收货方自检等几道关卡,任何一关如能落实到位,吃了多种抗生素甚至是激素的白羽鸡就不会流向餐桌。
全国政协委员孙宝启:相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应该加强衔接和协调,确保能严格执法。
全国人大代表王勇:建议对监管机构和机制进行改革,以应对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严峻形势,满足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
食品安全违法要“狠罚”
惩处力度不足也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同在其他国家动辄大面积召回、巨额赔款的补救措施相比,知名品牌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回应态度明显要傲慢。肯德基针对速生鸡事件的回应就声称:之所以知道原料鸡抗生素超标而不公开,原因是“目前中国相关法律、法规没有规定要求企业向政府呈报自检结果和向社会披露自检结果”。
法律专家刘俊海教授: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违法成本比较低,违法收益远远大于违法成本。应该效仿国外维权组织,逐步建立集团诉讼制度。